新闻资讯

公司设计项目环东湖绿道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

【概要描述】

公司设计项目环东湖绿道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新闻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9-30 18:26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  9月22日,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获悉,武汉环东湖绿道工程再下一城,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

 

 

 武汉环东湖绿道总长百余公里,设计师通过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梳理,形成了湖中道、听涛道等7个主题段,充分展示了东湖的自然风貌。

 东湖绿道将城市最大滨水公共空间还之于市民,激活区域的活力,城市管理更新及绿道建设的理念起到了示范效应,形成了中国绿道建设的新模式


设计亮点及特色

 
一、研究在先,公众参与规划设计
  在绿道方案设计过程中体现了众规众筹、网络互动、研究先行的方式,结合项目制定了40多个专项专题,同步研究,确保在功能、生态评价、设施上满足绿道建成后的功能和景观需求。如:最佳观景点的分析、绿道面层新材料的研究、驳岸稳定性的研究、植被特色的研究等。


二、改善可达性、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
  1、还路与民:绿道建设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一部分,区域内景区相互独立,人行空间割裂,缺少游览的安全性。将原有的12公里的机动车道设计为绿道,可达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。
  2、串联景区:拓展了游览的范围,激发了区域的活力,让居民与水更亲密的接触,欣赏东湖美景。

 
三、空间共享,将被侵占的公共资源还于市民
  1、拆违建21万方,还绿于民:东湖区域内有村湾、临时建材堆场、违法搭建等,部分区域环境恶劣。部分收费景点设置围墙,占用了大量公共资源。梳理了东湖风景区内土地,房屋拆迁约21万方,作为公共空间重新激活了区域的发展。
  2、产业带动,激发活力:改变和带动了村湾的转型发展,如大李村,成为文创村;陈村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等。

  3、打开景区,共享绿色:将封闭的收费景区改变为全程可以进入的共享绿地。湖光序曲从封闭的收费景点变为驿站;养殖池成为生态湿地;移除桃花岛区域将建材堆场,设计成“东湖国际公共艺术园”等。

四、保护优先,重新梳理景区特色
  充分保留原有地形、地貌和植被特色。对于场地肌理进行认真研究和比对,进行轻微改造。对于现有植被进行调研分析,结合现状进行特色化设计。如:磨山道为保留几百株大树,改小道路宽度。郊野道保留了原始风貌,适度建设,种植乡土树种的无患子和乌桕,形成十里彩叶道,利用原有梯田种植的油菜花则在春季引人入胜。


五、生态修复、水环境治理得到提升
  1、串联湖泊,水质治理:对东湖的水资源环境进行治理,并将子湖与大湖形成联通,改善水质。新建排污管道,通过雨污分流,移除养殖场,保证湖面不受污染。
  2、优化驳岸,提升生态:改变部分垂直的驳岸,形成缓坡入水的驳岸,湖边漫步可听到蛙鸣,野花草在石缝中生长,促进了水和陆地的生态多样性。绿道设计中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,保护河流、湖泊等水生态敏感区,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。

  3、预留生物通道,便于小动物的穿行。


六、服务设施完善、体现人性关怀
  1、功能完善:东湖风景区内原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。设计一、二级驿站和服务点。共有8处一级驿站,13处二级驿站,6处大型停车场。

  2、设计与运营的结合:如森林道的西门驿站引进了 “时见鹿书店”。五星厕所的建设,为游人提供了更舒适的服务体验。

  3、智慧化绿道的建设:语音报警、视频监控、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,应用云计算平台等进行管理。


七、特色景观,引人入胜

  建设后除了7段主题绿道,形成观城市景观的全景广场、观日出、日落的落霞归雁等多个特色景点和打卡点。 仅2018年东湖风景区的游人达到2093万人次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
电话:027-8280 4361

地址:武汉市江岸区石桥一路三号黄浦科技大厦A座5-8楼

Copyright ©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 
鄂ICP备19028614号-1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武汉